一枝独秀换不来真正的便利和自由

一枝独秀换不来真正的便利和自由

今天早上看到消息说Gmail将推出微博功能,这令我十分不解。国外诸如Plurk、YahooMeme等等著名的微博网站不少,但风头仍然无法与Twitter相媲美,国内的新浪、网易、腾讯等多家门户网站甚至是人民网也在奋起直追,希望能够率先抢占国内微博的市场,Google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插一脚,在它最著名的邮件系统中嵌入微博。不过考虑到之前有段时间风传Google要收购Twitter的消息,而且07年的时候Google就收购了Jaiku这一国外微博网站,可见对于这个领域,Google的确不想放弃,我也相信,凭借Google的技术力量,一定可以打造一个出色的微博。但另一方面,像借助庞大的用户群来强行推广自己的产品,这种手法不是腾讯惯用的么?而且电子邮件相比微博,更加严谨,没有必要把这两样风格完全不同的东西扯在一块儿,之前Gtalk嵌入Gmail的做法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我是不大相信在收发邮件时我会有心思去跟别人聊天。

这个话题让我联想起垄断。垄断的危害不言而喻,它严重危害市场的竞争机制,妨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最典型的例子,国内的电信企业,仗着自己的垄断,光知道收钱,真正技术上的进步有多少呢?不说别的,现在国内正在推广的3G网络,国外在21世纪最早的几年里就已经开始部署,光这一点,我们的电信技术如何谈得上先进?再者,论宽带业务,中国的上网费用是全世界最贵的国家之一,但网速却是仍停留在原始部落的水平,如果没有垄断,如果有良好的竞争机制,我想这一现象必将有所改观。

再来谈谈国内第一即时通讯工具:腾讯QQ。11年前凭借对当时国外知名IM工具:ICQ的模仿,腾讯成功打开了国内市场,并且起了一个显而易见表明自己抄袭身份的名字:OpenICQ(简称OICQ),后来因为侵权等等问题,改名QQ,当然,腾讯的成功也源于当时国内IM领域的空白,以前在网上交友都是互留E-mail地址,然后互发邮件,自从有了即时通讯工具以后,“聊天”这个词在互联网上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代表了一种更快捷更便利的交流方式,我至今仍然记得早期的QQ中有个功能叫“二人世界”,可以实时显示你所打的字,让双方能够切身感受到“正在交流”这一事实。现在腾讯凭借QQ庞大的用户群体,把QQ越做越大,现在的QQ,已经不是一个即时通讯的软件,更像是一个娱乐平台,恨不得把腾讯所有的产品都整合进去,而且还在变得更大更复杂。相比之下,Gtalk和MSN就以简约更为商务人士和国外的用户所青睐。

于是关于即时通讯工具,我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客户端之间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呢?打个比方,如果我和你互为QQ好友,那么当我俩的电脑上都安装了QQ以后,我们可以进行正常的聊天。但如果有一天我用了一台没有安装QQ(严格地来说是不支持QQ协议,这一点之后会讲到)的电脑,而你又没有其它IM账号,那就意味着我想通过IM这条途径和你进行交流就不可以,除非我安装QQ。作为通讯工具,这样的限制显然是不能被接受的,试想,假设我是中国移动用户,而你是联通用户,结果我不能打你的电话你也不能打我的电话,除非我换成联通或者你换成移动,更甚至我的手机是诺基亚,你的手机是三星,结果我俩不能互通电话,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但这一现象在即时通讯这一领域,不真真切切地存在着吗?

放眼互联网,我们不难发现,所有被广为使用的产品,必定是开放和自由的。举两个例子:

1、电子邮件。

不同的电子邮局之间可以互相收发邮件,假设我的邮箱是@gmail.com的,你的是@163.com的,并不意味着你只能发给@163.com的用户,我只能发给@gmail.com的用户,相反,无论我们的后缀是什么,在正常情况下,所有的用户之间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互通,而不必受限于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

2、博客。

相比电子邮件,早期博客的限制要多一些,我要看你写的博客,必须去你的博客网站才能够看到。但自从RSS出现后,我们可以像订阅报纸那样很轻松地获取别人博客的最新信息,并且不同的订阅都可以在一个地方浏览,就好比在家就可以看到想看的好几种报纸,而不必跑出去到不同的地方去看不同的报纸。

同样的,当下流行的各式网络应用,但凡成功的,哪个不是开放的?Twitter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开放了API,使得Twitter的客户端类型呈几何增长,我可以任意选择我喜欢的第三方客户端登陆而不必非得跑去Twitter的官方网站。开放(不仅仅是开源)的好处在于,全世界的开发者都可以帮助你推广你的产品,典型的例子就是手机操作系统,无论是早期的Symbian,还是现在的iPhone、Android,都提供给开发者开发平台。试想,如果你的智能手机上只能安装那么区区几款软件,还是厂家配送的,那和一般的手机有什么区别呢?iPhone又还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吗?

回到即时通讯工具上来,通过前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即时通讯工具,显然不应该受限于客户端类型,而应该做到真正互通,想象一下,尽管我用的是Gtalk,你用的是MSN,但是没关系,我和你照样可以正常聊天,现在看起来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事实上,交流本来就应该如此便捷!

客户端不应该以封闭的方式圈住用户,出色的客户端(例如不计其数的Twitter客户端)应该凭借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化功能来吸引用户,比如说,你就喜欢功能很多的QQ,而他就喜欢简洁的MSN,你俩完全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客户端,并且这并不妨碍你们之间交流的自由。幸好随着XMPP的出现,上面的困境正在被逐渐消除。现在,只要你用的是按照XMPP标准编写的IM客户端,其之间是可以自由通信的,甚至于你可以使用一个软件登陆多种账号,比如Pidgin,但很可惜,QQ仍然不支持这一标准,不过有人做了插件,使得QQ账号也可以在Pidgin上面登陆,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随着开放平台的发展,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即时通讯必然会向标准化迈进。标准和多样性是不矛盾的,相反,多样性恰恰要依赖于标准,正是因为有了标准,不同的厂商才可以生产出可以互联互通的东西来,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加以扩展形成特色,进而吸引用户。如果没有标准,那么势必会产生如前面所说的种种荒谬的现象,而这将与交流这一最初的目的南辕北辙。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