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爆炸下的批判性思维

资讯爆炸下的批判性思维

这篇博文是之前写过的《独立思考》的续篇,主要是想对公众面对社会事件本身以及媒体的报道所可以采取的一些必要的思考做一些探讨,而这种思考的最终目的在于,公众可以不被媒体所误导,通过独立思考的方式尽可能地接近客观的真相。

一、媒体责任

通常意义上,媒体被认为是向公众传达信息的重要媒介,这里的“媒体”主要指诸如电视、报刊、门户网站平台等有专业人员负责收集、整理、编辑并发行的新闻媒体。这类媒体的职责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

1、传播社会动态信息

2、引导良好的社会价值观

3、通过舆论监督政府

在媒体履行这些职责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最首要的是保证消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公众之所以信任新闻媒体带来的消息,正是基于“媒体可以给公众带来具有时效性、真实性的信息”的假设。但现在的事实是,公众对于媒体的这种信任正在逐渐降低,因为有部分媒体正在无底线地挑战人民的智商。有人戏称,最幸福的就是每天都能生活在国内某知名电视台所报道的世界里。

媒体的责任在这里不作赘述,因为对信息的接收方公众而言,对媒体的影响是比较困难的。因而公众应该转变对于信息的接收方式,应该指明的一点是:媒体应当给予公众真相,但是媒体未必可以给出真相,公众应该依赖自身的独立思考尽可能地接近真相。

二、公众的批判性思维

这里的批判性思维不单指对自己接收到的消息进行批判性思考,同时也指对于自身所积累的认识的批判性思维。

首先,如果基于“媒体提供的都是事实”这个假设,是否可以推断出,公众就可以获得正确的认识?答案是否定的,公众往往习惯于将这些信息加上自己的经验进行“恰当的”推理,获得消息以外的结论。问题在于,这种推理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那么得到的结论就很有可能存在偏差甚至是错误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假设有一篇报道,内容叙述了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第二。从这个信息中,是否可以推断出,中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强国?

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首先必须明确定义,什么是“经济强国”,或者说,在这个结论里,“经济强国”究竟包含哪些特征。如果仅仅只是指国内生产总值的总数量,那么信息本身是符合这个特征的。如果“经济强国”还指人民都能丰衣足食,那么这个推断就不成立,因为这个结论需要更多的信息去支撑。

在这里,想当然是行不通的。在进行批判性思考时,首先必须明确,结论是什么,也就是上面所假设的:中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强国。关于这个结论,必须有足够的信息去证实。这里可以不先急着去找文中所给出的各种信息,不妨反问自己:这个结论成立需要哪些条件?再去所获取的信息中寻找这样的条件是否得到满足。这里必须要用证据去说话,没有证据的结论无论看起来多么符合公众的经验或是期望,都不应当被认为是正确的。

三、期待和事实的选择

令人感到沮丧的是,很多时候,公众似乎只愿意接受他们所期望的结果,甚至将这种期望加到媒体身上。

当李刚事件被报道时,公众对官二代的仇恨直接导致对该事件的评论呈现一边倒的局面,任何为李刚或是其儿子辩护的言论都会马上被公众斥责的汪洋大海所吞没。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公众心中所认为的李刚儿子犯下的恶行及其恶劣的心态,是否是真实的?依照上文,我们是否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此事件和自己想象中的情况是一致的?倘若再往前进一步,“我爸是李刚”这句话,李启铭真的说过吗?这里我的意思不是说他并没说过此话,只是面对媒体的报道和网友的自说自话,公众是否有足够的批判思维去验证?

就像此前我在《独立思考》一文里提到的,统计局的87.53%这个数字当时在各大微博和媒体被疯狂转发,但只要稍微一查证就会发现这是一条假消息。问题是,有多少人在点下转发的按钮前,去试着查证过?

人不仅会基于自身的经验去推理,同时也会受自己的期待所影响,捕风捉影推断出自己期望得到的结果。

类似的案例还有维权村长钱云会一案。尽管官方及主流媒体都报道钱云会死于意外车祸,但网上的舆论却直指谋杀。人们渴望真相,希望有第三方的力量去给予人们真相。于是,由彭剑律师、许志永博士、公民刘沙沙、张永攀和徐健组成的公民调查团前往乐清进行独立调查。但结果却让许多人“意外”:公盟调查的结果显示,钱云会的死没有明确的谋杀迹象。于是有很多人痛骂公盟收了地方政府的钱,同流合污。

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是不是符合公众的期待。

对于这一问题,首先要问,公众对于谋杀的这种深信不疑源自于何处?有消息说当时钱云会被5个人按在地上,这则消息的真实性有多少?在推理的过程中,如果条件本身都受到质疑,那么结论的可靠性又有几何?

其次,公盟的调查结果是否可信?我说过,律师会打官司不代表其就具有公安刑警所具备的专业刑侦技能,即使公盟的调查结果显示,钱云会的确死于谋杀,那么,这个结论真的就能得到认可吗?

这里有很多的疑问等待被解答,如果置之不理,得出的结论就仅仅只是公众所期待的,而绝非铁证如山的事实。

四、不同声音的必要性

发出错误的声音和不发声音,我们该选择哪个?

南方报业以跟主流媒体唱反调而闻名,有人乐于看他们的文章,认为他们报道的才是真相。有人则认为其有点“为唱反调而唱反调”的意味。不论如何,我认为南方报业的存在是值得肯定的。因为我们的舆论需要不同的声音,正如我之前在《我们为什么需要言论自由》一文里所写的:

只要人们愿意甚至是被迫兼听多方意见,那么探寻真理便仍有希望。反之,倘若仅有一种意见主导了社会全局的舆论方向,那么这种单一的认同势必会硬化为偏见,人们心中所以为的真理便会被夸大为谬误,不复真理性。

是否存在这样一个媒体,它所发出的所有声音都是正确的,其中不存在任何故意的误导和偏见?即使这样的媒体存在,公众是不是就可以完全放心地接受其给予的信息?

对于前一个问题,我的答案是:这样的媒体在过去不曾有,现在也没有,将来也不可能有。

对于后一个问题,假设这样的媒体真的存在,那么公众对该媒体的过度依赖将造成其失去批判性思维的严重后果,这不仅有害于当时的社会,也无法保证这样“绝对正确”的媒体可以持续存在下去。

只有不同意见和观点的碰撞和冲击,才能迸射出真相的火花。

所以对于之前的问题,我宁愿有人发出错误的声音,也不愿意看着所有的人都保持一种认识。或许是因为后者太像傀儡,像得可怕。

而错误声音的存在,恰恰警醒了人们:偏信任何一方的说辞都是十分危险的。

换一种角度,某个媒体或是某个人也是普通公众的一员,恐怕连他们自身都没法保证自己所说的就是真相,那么公众凭什么去对他们作出过高的期待,这种期待是否也可以认作是一种偷懒呢?公众人物并不是上帝。

五、新兴媒介——微博

国内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微博中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式,有人称之为草根媒体。不论如何,微博的确正在发挥着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巨大威力。但是正因为微博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方式便捷等特点,很容易出现假消息的泛滥。

但我对此还是很乐观的,微博的兴起意味着公众对传媒可以有更加深入的参与,也可以反过来对传统媒体的报道质量和公信度提出新的要求。就像之前所说的,发出声音这件事本身相比不能发出声音就是一种进步。同时我也相信,微博媒体会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在Twitter上,已经有了广泛的质疑精神的存在,正因为一次次的讹传和一次次的辟谣,人们对于消息本身的真实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许多人在点下转发按钮之前都可以主动地去Google上查证一番。即使有假消息的传播,在大家的努力下,也几乎可以在十几分钟内就得到澄清。相信这种风气在国内微博中也会逐渐得以形成,前一段时间我看到新浪微博上已经有专门用于对微博上的假消息进行辟谣的账号存在(@微博辟谣),这也印证了以上的观点。

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我们受惠于互联网,得以了解更多的信息,但是这对公众的鉴别力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公众决不能用以前的思维来对待指数级的海量信息。

而即使人们真的具有了充足的批判性思维,或许也只是能帮助自己稍稍接近真相那么一点。在文首我说,批判性思维的目的在于,让公众可以不被媒体所误导,通过独立思考的方式尽可能地接近客观的真相。

我相信,纵然是这一点点的接近,也是值得的。

10 thoughts on “资讯爆炸下的批判性思维

  1. 我也觉得微博是会改变一些什么的,不过人们需要犯过多次错误,并且明白自己犯了错误之后才会去寻求自我改进,这还需要一个过程。

      1. @Hesey, DropBox毕竟比金山起步早两年,也不是国内普通用户用的上的。我怎么感觉金山的步伐有点过快了?仿佛过完年回来就可以开放API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